-
“如果说5G是搭建了一条高速路,文字、图片、视频等数据就是在其上行驶的一辆辆汽车。而智慧文旅,正是基于该种数据得到发展。”12月7日下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2023世界5G大会“5G与智慧文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如是说。
-
在2023世界5G大会开幕前夕,一系列会前论坛举行。作为重点平行论坛之一,2023世界5G大会—5G与绿色环保论坛以“5G赋能环保 守护青山绿水”为主题,邀请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就5G助力生态环保、5G增效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未来环保建设及相关功能疏解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
记者从日前闭幕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获悉,北京顺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亮相首届链博会。其间,共有40余家企业携科技展品参展。
-
12月6日,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首台1000标方碱性水电解槽下线仪式、洮南市华景新能源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举行。
-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谷歌公司6日宣布推出一种名为Gemini的新人工智能模型,声称该模型在一系列智力测试中的表现优于OpenAI的GPT-4模型和“专家级”人类。
-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给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
-
稍早时间出版的《柳叶刀·健康和气候变化倒计时2023》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正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恶化,甚至夺走人们的生命。鉴于此,12月3日,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专门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这是联合国气候大会首次举办类似研讨会。
-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的论文,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使用合成材料合成人造细胞方面实现突破。这些细胞通过一种被称为生物催化聚合诱导自组装(BioPISA)的过程制造,代表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
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通过超声波无痛、无针注射疫苗的新方法。他们于12月4日至8日举办的2023年悉尼声学大会分享了这一前景广阔的技术的最新进展。
-
美国杜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可扩大CRISPR技术的覆盖范围。最初的CRISPR系统只能靶向人类基因组的12 5%,而新方法使CRISPR技术能够准确靶向几乎所有人类基因,使人们通过基因组工程潜在地靶向和治疗更广泛的疾病成为可能。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一颗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气体和尘埃盘内探测到水以及形成地球等天体所需的其他分子。
-
以Web3 0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在构建基于分布式协作的全球价值互联网。12月6日,2023Web3 0可直接看的三级网站大赛决赛正式在重庆两江新区两江协同可直接看的三级网站区—明月湖打响。
-
材料基因工程领域首个高水平综合性学术期刊正式创刊。12月6日,第七届材料基因工程高层论坛在重庆开幕,45位两院院士和海外院士等国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重庆,交流新材料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
记者获悉,截至12月5日,甘肃2023年以来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
-
12月6日,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竣工投产仪式在欢喜岭采油厂举行。这标志着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建成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
12月6日,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竣工投产仪式在欢喜岭采油厂举行。这标志着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建成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
记者12月6日获悉,2023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将于12月12日启幕,主题为“生物制造可直接看的三级网站未来”。活动周期间还将举办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
-
“数字化不是买来的,真正的数字化源于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理解。”12月6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数字动能——2023新能源行业钉峰会上,钉钉总裁叶军演讲时如是说。现场,一财商学院联合钉钉发布《新能源行业数字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
12月6日,为深汕铁路6标龙岗隧道施工而设计定制的“龙岗一号”盾构机缓缓转动刀盘,标志着深汕铁路全线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这也是超浅覆土及偏压条件下地面始发盾构施工技术在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的首次应用。
-
12月6日,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支持下,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斌等联合研发的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正式发布,其创造性地提出把废旧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备得到了超细旦丙纶纤维,并做成了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和T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