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支持下,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斌等联合研发的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正式发布,其创造性地提出把废旧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备得到了超细旦丙纶纤维,并做成了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和T恤。
-
12月6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今年,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
-
12月6日,由中铁隧道局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内涝治理项目施工的“滨海之星”盾构机掘进突破1000环大关。“滨海之星”盾构机是天津首台用于雨水施工的隧道盾构机,是根据盾构区间特色量身定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直径3 74米,全长142米。
-
12月6日,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甜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对半野生型甜瓜“821”进行了高质量T2T基因组组装,为揭示甜瓜抗性相关基因和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遗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园艺研究》上。
-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所田兴友研究员和张献研究员团队受植物卷须启发,利用液态金属微球的光热效应开发了基于不对称热膨胀的液态金属 聚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可编程光热致动器。该光热致动器在柔性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仿生系统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日前发表在材料类期刊 《先进功能材料》上。
-
日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完成有关调试试验的基础上,顺利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开始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运行的国家
-
12月5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力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研制的世界首条110千伏接枝改性聚丙烯绝缘环保电缆,已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这标志着国际上首台由我国掌握原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电压等级接枝聚丙烯环保电缆研制成功。
-
对无数患者来说,这意味着从他们自身衍生出的生物机器人,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愈合创伤、治疗疾病,这是医疗工具研发史上一个崭新的起点。
-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亨茨维尔分校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摩擦生电纳米发电机,可为小型设备供电。该发电机使用石灰石腻子发电,与传统摩擦发电方法相比,能节省大量成本。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会《ACS Omega》杂志。
-
12月5日记者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该企业参与的海水鱼类精准营养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研究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艾庆辉牵头,目前已开发出多种海水鱼高效绿色配合饲料,并在相关龙头企业合作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11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和辽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携手完成一例三控制台两地远程机器人辅助肾癌根治术。相距近700公里的3位泌尿外科专家先后操纵辽阳手术室内的机械臂系统,在几乎没有延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
-
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品审委)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
-
12月5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经过2个多月的组培繁育,金沙江向溪珍稀植物园内1000余株苏铁蕨陆续出苗,发芽吐绿,标志着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苏铁蕨孢子人工繁育成功。
-
12月5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神东煤炭主导研发的国产化中厚偏薄煤层采煤机近日完成乌兰木伦煤矿12408工作面贯通。从投入运行到工作面贯通,该采煤机稳定运行225天,割煤274 2万吨,单月最高产量42 5万吨。
-
12月5日,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获悉,该中心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研发的实用化电力“发-输-变-配-用”碳排放计量系统近日在衢州龙游投入运行,令监测碳排放像查看水电表般便捷、精准。
-
近日,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和中关村村史馆联合举办的“科学和我面对面——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走进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凯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各种各样的飞行器》专题讲座。
-
12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柑橘细胞工程育种试验园挂满红彤彤、黄灿灿、金闪闪的橘柑橙柚。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枝江市桔缘柑桔专业合作社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们走进试验园,踏上一场味蕾之旅。
-
荷兰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最大的恒星流,其在星系团中延伸了近170万光年,相当于10个银河系的跨度,暗物质穿越其间时可能会留下空洞,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暗物质的“庐山真面目”。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
-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江城武汉落成,将通过根植于本土的完整“光储直柔”技术解决方案,以可直接看的三级网站技术打造绿色建筑新范式,助力武汉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建设,推动中国电力产业低碳发展,共赴零碳未来。